據生態環境部消息,6月8日至9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調研騰格里沙漠污染問題整改情況,赴銀川市抽查工業企業污染治理情況。
今年來,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多次帶隊奔赴各地展開突擊檢查,并查獲一批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的違法行為。在此次調研過程中,黃潤秋再次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突擊檢查。
據報道,在銀川市,黃潤秋帶隊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對部分企業污染治理情況開展突擊檢查,現場察看廢水廢氣處理設施、自動監測設備等運行情況,仔細核對企業生產和治污設施運行臺賬,調閱自動監測數據。檢查發現,寧夏寶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寧夏一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永農生物科學有限公司、寧夏寧東泰和新材有限公司等企業存在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污染物超標排放、自動監測數據造假、生產臺賬虛假填報等違法違規問題。有的企業涉嫌未正常運行污染治理設施,熱力焚燒爐爐溫低于規定區間,頻繁開啟應急排放口,不正常添加處理藥劑,治污設施形同虛設,長期超標排放。有的企業涉嫌違規篡改自動監測設備參數和后臺計算公式,偽造監測數據,編造生產運行臺賬,掩蓋違法排污事實。有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涉嫌未經現場采樣即出具虛假檢測報告。
黃潤秋指出,監測數據造假、破壞自動監測設備等違法行為,突破底線,影響惡劣,觸犯刑法,必須堅決查處。對此次檢查發現的問題,有關地方要深入調查,切實推動整改到位,充分發揮警示作用,進一步壓實各方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大監管執法力度,提升發現問題能力,特別是要緊盯自動監測數據質量,嚴厲打擊企業與第三方運維公司串通造假。黃潤秋強調,企業要切實履行環境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守住達標排放、數據真實等法律底線。
據了解,寧夏回族自治區高度重視此次檢查發現的問題,自治區黨委召開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問題整改,成立由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任組長,五位省級領導任副組長的整改領導小組,組建生態環境、公安等多部門聯合工作組,推動問題立行立改。目前,已對涉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立案調查、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已移交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偵查。
今年2月,生態環境部召開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會議指出將全面整治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各級生態環境監督部門開啟了一系列查處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違法行為的行動。
與此同時,最高法與最高檢也在近年來,通過執法行為來規范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的行為,并嚴厲查處一批第三方環保機構違法行為。
6月5日,最高檢舉行“生態檢察助力美麗中國建設”新聞發布會。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臨萍介紹,人民法院堅持綠色理念,完善依法懲治環境資源犯罪機制,參與整治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行動,妥善處理涉企業案件中的環境問題。“全要素、全環節、全鏈條”懲治環境污染犯罪,依法嚴懲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環境污染行為,積極配合污染物協同控制。注意審查涉訴企業是否符合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要求,營造綠色法治化營商環境。堅持生態優先,持續多元化設立法律服務點、巡回審判點,著力提升系統治理水平。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表示,檢察機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領域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向銜接工作,注重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始終保持對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依法從嚴懲治高壓態勢。
最高檢會同公安部、生態環境部連續四年開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重點懲治非法收集、利用、處置廢礦物油和跨行政區域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等環境違法犯罪行為。2021年、2022年先后將重點排污單位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納入專項打擊范圍。
除最高執法機關外,各地執法機關也在密集開展相關行動。 中國水網了解到,2022年以來,重慶市檢察機關聯合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持續開展“兩打”專項行動和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專項整治行動,辦理涉危險廢物環境犯罪案件12件33人,聯合督促相關企業整改涉危險廢物問題636個,發現并督促整改自動監控問題208個,引導公安機關偵查抓獲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嫌疑人38人。 2022年,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市場監管局、省公安廳、省檢察院和省法院,聯合發文部署打擊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的專項整治行動,行動以來共檢查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4493家次,查處案件107宗,罰款1049萬元。 遼寧省公安廳以‘昆侖2023’專項行動為主線,會同遼寧省檢察院、省法院、省生態環境廳等部門,開展‘藍天、碧水、凈土’專項行動,全鏈條依法嚴打污染環境違法犯罪及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等行為。今年以來,全省公安環保部門共偵破污染環境刑事案件170余起,打掉犯罪團伙8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00余名。 今年,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公安廳、省人民檢察院、省人民法院聯合印發《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加強對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的管理。
前不久,生態環境部召開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回答《華夏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生態環境部一直高度重視監測數據質量,始終強調監測數據質量是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我們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堅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由此可見兩點,未來針對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的監督執法行動或將呈現“常態化”、“更嚴格”兩個特點。
任何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最好放棄僥幸心態,別“飄了”去挑戰環境執法部門的底線,踏實做事,磨練自身能力,才能在這場行業“風暴”中等來暖春。
大浪淘沙始見金,希望產業經過洗禮,可以讓更多具備硬實力的企業綻放光芒。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