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噪聲來源
噪聲的來源
噪聲污染也是主要環境污染之一,但噪聲污染與空氣污染、水污染不同,它屬于物理性污染(或稱能量污染)。一般情況下噪聲污染并不致命,且與聲源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噪聲源分布很廣,較難集中管理。由于噪聲滲透到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且能夠直接感覺到它的污染,不像其他物質污染那樣在產生后果時才受到注意,所以噪聲訴訟成為城市環境訴訟案件中最多的。
(一)交通噪聲
交通噪聲是汽車、拖拉機、摩托車、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城市噪聲中有2/3以上是由交通運輸產生的。城市機動車噪聲產生的原因,除了機動車本身構造上的問題外,還與道路寬度、坡度、質量,車速、車種,交通量等因素有關。
(二)工業噪聲
工業噪聲是由工廠機器運轉、機器振動產生的。工業噪聲強度大,有些工廠的生產噪聲在90dB左右,有的超過100dB,這是造成職業性耳聾的主要原因。工業噪聲不僅給工人帶來危害,對附近居民影響也很大。但是工業噪聲一般是有局限性的,噪聲源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污染范圍比交通噪聲要小得多,防治措施也相對容易些。
(三)建筑施工噪聲
近年來,中國基本建設迅速發展,城市道路、工廠、高層建筑不斷興起,采用打樁機、混凝土攪拌機、推土機、空壓機等大型建筑施工設備的數量增加,當這些設備運轉時噪聲均高達100dB以上。這類噪聲雖是臨時的、間歇性的,但在居民區施工,對人們的生理和心理損害很大。
(四)社會生活噪聲
社會生活噪聲主要由商業、娛樂歌舞廳、體育及游行和慶祝活動等產生。在家庭生活中家用電器(如收錄機、洗衣機、電視機、電冰箱等)引起的噪聲以及在繁華街道上人群的喧嘩聲等,都屬于社會生活噪聲。社會生活噪聲是影響城市聲環境最廣泛的噪聲來源。社會生活噪聲一般在80dB以下,雖然對人體沒有直接危害,但卻能干擾人們的工作、學習和休息。
二、噪聲的分類
噪聲污染按聲源的機械特點可分為:氣體擾動產生的噪聲、固體振動產生的噪聲、液體撞擊產生的噪聲以及電磁作用產生的電磁噪聲。
噪聲按聲音的頻率可分為:<400Hz的低頻噪聲 、400~1000Hz的中頻噪聲及>1000Hz的高頻噪聲。
噪聲按時間變化的屬性可分為:穩態噪聲、非穩態噪聲、起伏噪聲、間歇噪聲以及脈沖噪聲等。
噪聲有自然現象引起的(見自然界噪聲),有人為造成的。故也分為自然噪聲和人造噪聲。
三、噪聲污染的危害
隨著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城市建設的高度發展和城鎮人口的迅猛膨脹,噪聲污染日趨嚴重。噪聲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噪音是發生體做無規則時發出的聲音
聲音由物體振動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質(如固體、液體、氣體)中進行傳播。通常聽到的聲音為空氣聲。一般情況下,人耳可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Hz,稱為可聽聲;低于20Hz,稱為次聲波;高于20,000Hz,稱為超聲波。所聽到聲音的音調的高低取決于聲波的頻率,高頻聲聽起來尖銳,而低頻聲給人的感覺較為沉悶。聲音的大小是由聲音的強弱決定的。從物理學的觀點來看,噪音是由各種不同頻率、不同強度的聲音雜亂、無規律的組合而成;樂音則是和諧的聲音。
判斷一個聲音是否屬于噪音,僅從物理學角度判斷是不夠的,主觀上的因素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樂對正在欣賞音樂的人來說是樂音,但對于正在學習、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問題的人可能是一種噪音。即使同一種聲音,當人處于不同狀態、不同心情時,對聲音也會產生不同的主觀判斷,此時聲音可能成為噪音或樂音。因此,從生理學觀點來看,凡是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即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噪音。當噪聲對人及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時,就形成噪音污染。
(一)對人聽力的影響
強的噪聲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適,如耳鳴、耳痛、聽力損傷。在噪聲長期作用下,聽覺器官的聽覺靈敏度顯著降低,稱作“聽覺疲勞”,經過休息后可以恢復。若聽覺疲勞進一步發展便是聽力損失,分輕度耳聾、中度耳聾以至完全喪失聽覺能力。據測定,超過115dB的噪聲將會造成耳聾。美國科學家最近提出警告:嘈雜的家庭環境有害兒童的大腦發育。這項研究結果表明,持續的嘈雜聲會對嬰幼兒的大腦造成壓力,并影響嬰幼兒今后對聲音的辨別力。
(二)誘發一些疾病
噪聲間接的生理效應是誘發一些疾病。噪聲會使大腦皮質的興奮和壓抑失去平衡,引起頭暈、頭疼、腦漲、耳鳴、多夢、失眠、嗜睡、心慌、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臨床上稱之為“神經衰弱癥”;噪聲還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損害,它可使交感神經緊張,從而出現心跳加快,心律不齊,心電圖波升高或缺血型改變,傳導阻滯,血管痙攣,血壓變化等;噪聲會加速心臟衰老,增加心肌梗塞發病率。
(三)噪聲對視力也有影響
噪聲可造成眼疼、視力減退、眼花等癥狀;噪聲會使人的胃功能紊亂,出現食欲不振、惡心、肌無力、消瘦、體質減弱等癥狀。
(四)噪聲對內分泌系統有影響
噪聲使人體血液中油脂及膽固醇升高,甲狀腺活動增強并輕度腫大等。據專家在哈爾濱、北京和長春等7個地區進行為期3年的系統調查,結果發現噪聲不僅能使女工患耳聾疾病,而且會對女性生理機能有損害,導致女性性機能紊亂,月經失調,流產率增加和畸胎等。
(五)殺傷動物
噪聲對自然界的生物也是有危害的。如強噪聲會使鳥類羽毛脫落、不產蛋,甚至內出血直至死亡。1961年,美國空軍F-104噴氣戰斗機在俄克拉荷馬市上空作超聲速飛行試驗,飛行高度為10 km,每天飛行8次,6個月內使一個農場的1萬只雞被飛機的轟響聲殺死了6000只。實驗還證明,170dB的噪聲可使豚鼠在5min內死亡。
(六)破壞建筑物
在美國統計的3000起噴氣式飛機使建筑物受損害的事件中,抹灰開裂的占43%,損壞的占32%,墻開裂的占15%,瓦損壞的占6%。1962年,當3架美國軍用飛機以超聲速低空掠過日本藤澤市時,導致許多居民住房玻璃被震碎,屋頂瓦被掀起,煙囪倒塌,墻壁裂縫,日光燈掉落等。
四、噪聲污染的檢測
檢測項目:
(1)、聲環境質量噪聲檢測
(2)、交通噪聲檢測
(3)、社會生活噪聲檢測
(4)、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檢測
(5)、建筑施工噪聲檢測
(6)、公共場所噪聲檢測
(7)、工作場所噪聲檢測
五、檢測依據:
《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
《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
《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
《公共場所噪聲測定方法》GB/T18204.22-2000
《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八部分:噪聲》GBZ/T189.8-2007
六、戶外標準
環境噪聲引起人們煩惱的是對交談、思考、睡眠和休息的干擾。中國環境噪聲標準中的特殊住宅區,指特別需要安靜的住宅區,如休養區、高級賓館區等;居民、文教區指純居民區和文教、機關區域;一類混合區指一般商業和居民的混合區;二類混合區指工業、商業、少量交通和居民的混合區;商業中心區指商業集中的繁華區域;工業集中區指當地政府指定的工業區域;交通干線兩側指車流量每小時100輛以上的道路兩側。表6所列的標準值為戶外容許噪聲級,測量點選在受噪聲影響的居住建筑窗外1米,高于地面1.2米。夜間頻繁出現的噪聲,峰值不準超過標準值10分貝。夜間偶爾出現的噪聲,峰值不準超過標準值15分貝。
城市5類環境噪聲標準值如下:
類別 晝間 夜間
0類 50分貝 40分貝
1類 55分貝 45分貝
2類 60分貝 50分貝
3類 65分貝 55分貝
4類 70分貝 55分貝
各類標準的適用區域
(1)0類標準適用于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等特別需要安靜的區域。位于城郊和鄉村的這一類區域分別按嚴于0類標準5分貝執行。
(2)1類標準適用于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鄉村居住環境可參照執行該類標準。
(3)2類標準適用于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
(4)3類標準適用于工業區。
(5)4類標準適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兩側區域,穿越城區的內河航道兩側區域。穿越城區的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的背景噪聲(指不通過列車時的噪聲水平)限值也執行該類標準。
七、潔凈室
根據國家相關標準,標準的潔凈室內噪聲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動態測試時,潔凈室內的噪聲級不應超過70分貝。
二、空態測試時,亂流潔凈室的噪聲級不宜大于60分貝;層流潔凈室的噪聲級不應大于65分貝A。
注:
①由于技術經濟條件限制,或噪聲大于70分貝對生產無影響時,噪聲級可適當放寬,但不宜大于75分貝;
②上述噪聲級是指在室內每一個工作點人耳位置(人離開)的測量值。對于變動噪聲,則取相同位置處在一個正常工作日內的等效連續聲壓級。
潔凈室的噪聲頻譜限制,應采用倍頻程聲壓級;
潔凈室的平、剖面布置,應考慮噪聲控制的要求,其圍護結構應有良好的隔聲性能,并宜使各部分隔聲量相接近。
潔凈室內的各種設備均應選用低噪聲產品。對于輻射噪聲超過潔凈室允許值的設備,應設置專用隔聲設施(如隔聲間、隔聲罩等)。
潔凈室凈化空氣調節系統噪聲超過允許值時,應采取隔聲、消聲、隔振等控制措施。除事故排風外,應對潔凈室內的排風系統進行減噪設計。
凈化空氣調節系統,根據室內噪聲級的要求,風管內風速宜按下列規定選用:
一、總風管為6~10米/秒;
二、無送、回風口的支風管為6~8米/秒;
三、有送、回風口的支風管為3~6米/秒。
潔凈室的噪聲控制設計必須考慮生產環境的空氣潔凈度要求,不得因控制噪聲而影響潔凈室的凈化條件。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